本帖最后由 愚公 于 2012-4-4 08:29 编辑
简介: 上世纪90年代初,东北某重工业城市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在下岗后,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,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,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,生活勉强维持。他的妻子小菊离家出走,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。如今小菊光鲜回归,不仅要与桂林离婚,还要争夺独生女小元的抚养权。桂林慨叹自己失败的命运,于是一心要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。为了得到女儿,他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,甚至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。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,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,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…… 精彩影评: 爱子心切与兄弟义气的题材本是一段老梗,但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情节背景之下,这种爱会变得异常沉重。这类带着伤感的故事,又常常在喜剧的结构中发扬光大,在这个每周票房总能挤进全国前二十的院线,今晚和我一起看完这场的,至多也没有超过十五个人的样子。这场子里,有一位好似上点了年纪的妇女,每逢笑点的时候就必定开怀大笑,在空荡的影厅里,总有些余音绕梁的效果,这无不提醒着我,导演把悲情隐藏在荒诞滑稽的外壳中,而这外壳被娱乐化的人们多么完整地享用到了。 很多事情单独看,不见得有多么伟大或者卑鄙,不见得多么雷人或者感人,舞台角色依旧,换上不同的帷幕,那意境就完全不同了。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,又镶嵌在怎样的一个时代里呢? 在某年春夏,某场大事件之后,外资撤离,市场化改革止步,经济停滞,紧接着是大量国企经营不善,无以为继,一时间,需求的锐减把过剩的产能打入了十八层地狱。紧接着是伟人南巡,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,大规模的国企改制,国有资产的转卖,当然还有那全民下海的风起云涌,暴发户开始出现。九零年代初的第一波下岗工人,体验到的,既有前期经济突变、国企改革的阵痛,又有后面个体经济兴起、贫富差距拉开的冲击。于是,原本当年在一个屋檐下,并肩干“四化”的工人兄弟们,在巨变浪潮的推动下,只能雨打风吹去,被冲上了各自的滩头。于是,大哥落魄了,“小偷”改去做手艺人了,“王子”去卖猪肉了,乐手去为红白喜事吹拉弹唱了……再次凝聚起他们的,不是一呼百应的道上大哥,也不是东北银中的“活雷锋”,更不是天大的发财脱贫的商业机会,而只是一个不济的哥们想在改嫁商人的前妻面前,找回自己作为孩子父亲的尊严…… 可这“人民”的社会全然已经凭着“人民币”说话了,实现尊严无疑还是要涉及那钱的事情,于是合法范围内的途径都是最先碰壁的,接着好人们也被逼上歪道上去了,可偏偏身手不行……于是才有了最后那个“夸张”梦想的起航。 一个本该渐入小康,和美如画的家庭;一群本该团结向上、奋发有为的工人兄弟们;一个本该欣欣向荣的企业……现如今,家庭早已破裂,工人兄弟们为生活自身难保,工厂只剩下残垣断壁……无论是那个人、那群人、那些企业,这个时代好像总是不偏爱他们,冷落他们,抛弃他们,直到遗忘他们…… 在黑白两道都封闭大门的时候,他们终于团结起来,当时代的神秘之手,把本应该留给他们一部分的资源都无情拿走之后,在国企厂区堆着废铜烂铁的废墟之上,他们用最土最傻最不可能的方法,“整合”起那最后一点点资源,燃起自己那最后一点点热情,只为圆伙伴一个不是奢求的梦。 片中有一幕,他们追入厂区的电影院追打少年的情景,影院入口大厅赫然挂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标语,后面又一幕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录,她们冲入的放映厅内,正放着苏联的老电影。在眼下这个红歌嘹亮的年代,遥想这家企业当年必定也是又红又专的模范企业,可就在这个一直都是为实现四化奋斗的国家所有的企业里,这些被遗忘的人们,不得已地还在到处抠一些企业转卖后留下的国有资产的残羹冷炙,在热火朝天地干着,一件完全属于私人的活儿。在大国企的屋檐下,专心致志地实践着私人的“利益”,还时不时被困难吓得想放弃,这是多么不够“励志”的故事…… 其实这样的时空点,设置在九十年代末或者二十一世纪初的东北,也未尝不可,把良民变成流民的景况,早已不是初次的循环了。 |